各學院:
根據《js333國際線路檢測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教學事宜的通知》(應急7號)文件精神與要求,為確保師生安全,學校決定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延期開學,具體開學時間以學校通知為準。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學秩序的影響,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經學校研究決定,自2月24日起按照原校歷和課表開展線上教學。
一、總體要求
疫情防控期間,各學院組織任課教師按原教學進度,開展線上教學。提前精心謀劃教學內容,靈活安排授課形式,嚴格落實教學任務,保證教學質量不降低。充分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以及基層教學組織作用,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資源,推動教學改革,依托各類在線課程資源,利用慕課、微課以及專屬在線課程等形式,因課制宜開展線上教學。
二、教學平臺
推薦使用的教學平臺:
1.js333國際線路檢測慕課學習平臺(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
2.企業微信
3.阿里釘釘(桌面版和手機端并安裝、注冊使用)
三、教學模式
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課程教學資源形態、學生選課人數以及使用的教學平臺,線上教學模式可以選擇教師錄播課、微課、PPT+錄音合成等。
四、實施方案
任課教師結合課程性質和要求,確定線上教學期間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提前登陸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完善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日歷。
課程設計需注意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線上討論、答疑輔導等教學活動,布置在線作業,進行在線測驗等學習考核;加強教學過程質量監管、在線教學紀律要求、學生學習評價等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平臺進行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分析,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確保線上教學質量。
1.課程情況摸排
學院提前對本學期開設課程情況進行摸排,評估課程是否適合開展線上教學,確定在線教學方案以及教師落實情況。對確不適合開展線上教學的實驗課等課程,順延至學生正式返校上課后進行,有關課程的安全知識、背景知識、基礎知識等,任課教師可提前發布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以及課件,引導學生先行自學。任課教師存在實際困難,無法按要求開展線上教學的需提前向學院匯報。
2.教學資源準備
任課教師提供PPT課件、電子教材、課程教學視頻(建議按知識點分切做成10-15分鐘的短視頻)等提前上傳至教學平臺、課程QQ群、微信群等網絡空間。
3.做好應急預案
任課教師需對在線教學中可能因平臺故障、網絡擁堵等情況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進行的風險有足夠認識,至少準備兩套教學方案。提前準備好課程教學視頻等資源的備用方案,并提前上傳資源至課程教學群或其他可供學生隨時下載的網絡地址(如百度網盤、QQ郵箱等),以便應急使用。授課過程中,若遇網絡異常等原因導致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進行時,應通過其他途徑(如手機端QQ或微信課程群)布置課程研討主題或課堂作業,安排學生觀看視頻自主學習。
4.提前進行演練
任課教師需提前熟悉網絡教學平臺功能,提前試講、技術故障排查和教學方案切換演練。首次授課前,教師須在課程教學群中安排教學要求,并指導學生安裝和學會使用必要教學軟件,確保線上教學平穩有序。
對沒有網絡、電腦、智能手機的個別學生,應在輔導員協助下做好提前調研和溝通工作,盡可能通過同學互助、電話溝通等方式進行個性化、針對性專門輔導,或正式開學返校后補課。
四、實踐教學
疫情防控期間,停止校內外實踐教學活動。對因疫情防控影響的實踐教學,學院根據具體情況提前做好預案,待開學后延期進行,對因疫情等不可控原因不能參加者,采用個案處理。
五、時間安排
線上教學準備及實施時間節點如下:
2月14—15日,學院摸排課程情況,填報《js333國際線路檢測2019-2020-2學期研究生課程在線教學摸排情況表》;
2月16—17日,任課教師確定線上教學方案,上傳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
2月18—19日,任課教師上傳課程資源教學資源,完成平臺測試;
2月20日,任課教師所在學院匯總課程教學群二維碼或相關入群口令,并提供給學生所在學院,由學生所在學院向學生發布課程教學群二維碼或相關入群口令;學生根據個人選課情況加入相應的課程教學群;
2月21—23日,學院組織檢查課程群組建、教學資源的準備,測試線上教學運行狀態;
2月24日開始,任課教師根據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課程教學時間安排,按照課程教學進度要求開展線上教學。
學校研究生院工作人員、學院研究生教學院長以及研究生教務秘書等相關教學管理人員保持通訊暢通,及時處理師生關于教學及教學管理有關工作的咨詢和辦理。
各教學單位要充分發揮好教學管理主體作用,組織在線教學服務團隊,加強課程承擔單位與學生所在學院的溝通協調,落實責任,加強管理,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加強推廣宣傳。
研究生院培養辦
2020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