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發布的最新統計(200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我校材料科學在過去十年被ESI數據庫收錄論文853篇,總被引次數4093次,全球排名第765位,首次進入該學科ESI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至此,js333國際線路檢測已有農學、工程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此外,我校以食品為主體的農業科學學科全球排名53位,已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ESI是基于SCI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1萬余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主要用于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ESI已成為當今普遍用以評價大學和科研機構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公認的判斷學科發展水平的重要參照之一。進入ESI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統計排名前1%的學科一般被認為具備良好的國際影響力,可視為國際高水平學科;而進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的學科,通常被認為已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可稱為世界一流學科。
在本次發布的數據中,我校另有106篇論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2篇論文進入熱點論文。進入各學科全球前1%行列的這106篇高被引論文,分布在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物理學、工程學、化學、農學、數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等8個學科。其中,工程學(ENGINEERING)40篇;農學(AGRICULTURAL SCIENCES)22篇;數學(MATHEMATICS)19篇;化學(CHEMISTRY)12篇;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4篇;生物學與生物化學(BIOLOGY & BIOCHEMISTRY)3篇,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3篇;物理學(PHYSICS)3篇。2篇熱點論文是最近兩年里分別在化學和農學領域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月被引次數進入該學科全球前0.1%行列。